从“一微克”到“0.1微克”,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再升级

北京日报
02/26/2025
Read count:9039
Reading font Large Middle Small

   
  “2025年要实施‘0.1微克’行动。”今年1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0.1微克”行动。同月,《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明确2025年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目标,包括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达到国家要求等。

  从2018年提出“一微克”行动,再到2025年实施“0.1微克”行动,本市大气污染治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迈进。而从“一微克”到“0.1微克”,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大气治理的下一步又该如何推进?

  “一微克”到“0.1微克”意味着什么
  2013年北京正式开展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当年PM2.5的年均浓度接近90微克/立方米。在国家“大气十条”要求的基础上,北京市开始实施“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从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四方面入手治污减排。经过五年的持续攻坚,最终北京以58微克/立方米的年均浓度收官,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治理目标。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谢金开回忆,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治理目标后,就明显感觉到减排空间逐步缩窄,空气质量改善难度逐步增加,“北京就在那时提出了‘一微克’行动。”

  从2018年开始,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更加精细化的阶段,在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的基础上,把更多重点放在治理移动源、扬尘源等治理要求更精细的领域,一微克一微克地抠。

  2021年是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阶段性里程碑,当年的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之后更是实现了连续四年稳定达标的佳绩,特别是2024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30.5微克/立方米。“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谢金开说。随着治理难度继续加大,空气质量改善速度趋缓,每1微克,甚至0.1微克的改善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难度增大的减排目标,需要更科学的措施、更精细的工作才能实现。今年,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从“一微克”行动提级到“0.1微克”行动。

  “这样的转变,变的是精准度和要求,不变的是我们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心,要0.1微克、0.1微克地去争取,抓住每一点改善的可能性。”谢金开说。

  低浓度阶段治污更多涉及生活污染
  PM2.5年均浓度处于较低值时,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有多难,从国际其他城市的治理经验中可见一斑。比如韩国首尔,PM2.5年均浓度从30微克/立方米降低到20微克/立方米的水平,整整用了十七年,而在此期间浓度并不是持续下降,其中有五年还出现过波动反弹。

  再看北京市的现状,PM2.5年均浓度连续四年达标,意味着都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从我们今年初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北京2024年PM2.5日均浓度达到优良级别的天数已经有345天之多,意味着春夏已经基本消除了PM重污染日,但当前改善成果还不稳固,区域污染排放量还是超过环境容量。所以在秋冬季,一旦出现大范围的静稳、高湿、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还是会发生污染过程。而一旦出现一个重污染天,至少需要6天PM2.5极低浓度才能相互抵消。”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沈秀娥表示,当前阶段,北京还要把措施升级,在PM2.5年均浓度达标的基础上争取更好,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现阶段我们要重点治理的,除了移动源、扬尘源,就是点多面广的生活源,而这部分恰恰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污染源头是零散的,没有办法通过一个主管部门来统一管辖。这也是最考验精细化治理水平的。”谢金开说,这就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手段精细、精准地管理,也需要一些领域根本性地变革才能带来质的转变。

  大气污染治理的精细化要求也体现在PM2.5年均浓度的发布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值为29.3微克/立方米,已经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一位;北京市2024年PM2.5年均浓度30.5微克/立方米,也同样精确到此。“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改善,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也是顺应实际,因为接下来每一年的改善幅度可能都会缩小,通过小数点才能更精确地体现变化。”谢金开解释道。

  把减排的触角伸得更深更细
  “0.1微克”行动的高要求下,本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怎么做?“减排依旧是硬道理,根本上就是要持续挖掘减排空间,一以贯之地实施好现有的措施和办法,在某些领域寻求根本性变革。”谢金开说。

  多年来,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贯穿全年,针对各个季节污染特点,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攻坚行动,包括春季的扬尘百日攻坚、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攻坚、秋冬季污染攻坚三大项。若从污染源来细分,移动源目前还是北京本地最大的污染来源。

  谢金开表示,在移动源管控方面,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和相关实施方案,今年将发挥“两新”政策激励作用,继续加大新能源车的推广力度,研究制定相关计划并组织实施,还要明确行业推广目标任务,力争2025年注册登记汽车中新能源车的比例达到50%。据统计,目前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

  针对企业污染源方面,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创绿提级。“在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产业结构优化基础上,今年将继续鼓励企业更多地去创绿,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也要做到更加节能低碳。”谢金开说,目前全市绿色企业数量占比在15%,今年的目标是提升到30%;同时针对市级以上的企业园区,要把最低的D级企业清零。

  “在低浓度阶段进一步减排,需要我们把减排的触角伸得更深入、更细致,在科技助力的条件下做到更精准,同时也得依靠区域的协同共治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谢金开也表示,希望广大市民都能选择更绿色更节能的生活方式,助力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向前迈进。

  相关链接
  生态环境部:“北京蓝”渐成常态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记者昨天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改善幅度大、范围广,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0.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三项约束性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

  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PM2.5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连续四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为290天,同比增加19天;重污染天数仅有2天,“北京蓝”渐成常态。“应该说天清气朗的‘北京蓝’不再是‘限时免费’,而是越来越‘包月服务、包年消费’。”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说。

  来源:北京日报

●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suggestions.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e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investment, trading, operation and other acts accordingly shall be borne by oneself.

● All works marked "Source: 铭炭网" on this website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We reserves the right to pursu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violators according to law.

● The content provided free of charge by this website indicates the source other than 铭炭网,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videos, etc., generally from other public channels,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o delete. Their public display on our website i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more information with the industry, no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or to achieve commercial interests. If other media, websites or individuals use the aforementioned content, they must indicate the original source and provenance of the work, and bear their own legal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