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悬赏百万”背后的暗战:东南亚椰子涨价30%

红星新闻
03/28/2025
Read count:10675
Reading font Large Middle Small

近日,椰树集团官网发文称,椰树牌真百分百原汁原味椰子水,绝不用废料椰子水生产,敢承诺发现一瓶造假重奖100万元。

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在椰子水成热门饮料的当下,椰子水市场潜藏乱象。

在椰子水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市面上1L装的椰子水却普遍降价,部分产品甚至降至9.9元以下。今年315期间,“9块9每升的100%椰子水安全吗”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消费者开始对低价“100%椰子水”的质量产生怀疑。

椰子水火了!

品牌也打起“价格战”

近两年,“健康”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的话题,椰子水因为纯天然含有电解质,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

近日,一名来自甘肃的超市老板李勇(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由于他的超市位于县城,消费者在接受市场热门产品上需要更长时间,他的超市目前已经有年轻人愿意尝试和购买椰子水。

根据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的调研,2023年,我国椰子水品牌只有32个,到了2025年已经超过50个。从主流品牌价格趋势看,在2023年之前,300ml-350ml的椰子水普遍售价在7元-15元之间,自2024年以来,等量椰子水的价格几乎都在8元以下。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品牌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从各大商超来看,盒马鲜生自有品牌6盒1L装的100%椰子水售价55.8元(每盒9.3元),永辉超市1L装的佳果源100%NFC椰子水售价10.9元,朴朴超市自有品牌蔻泉100%椰子水1L装的售价9.9元,天猫超市中的三麒100%椰子水6盒1L装售价59.9元(每盒约10元)。

 

从左至右分别截图自盒马鲜生、朴朴超市、永辉超市小程序

《2020-2025年中国椰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椰果需求量每年高达26亿个,而海南省每年的椰果产量仅约为2.5亿个,因此国内椰子主要从东南亚进口。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在2024年前7个月,中国从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椰子,约占中国总体市场份额的96.51%。

不过,这两年受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影响,东南亚的椰子价格上涨。

一位做椰浆生意的厂商告诉红星资本局,去年东南亚遭遇高温天气,干旱致使椰子产量大幅下降,例如马来西亚新鲜椰子的价格在2024年9月上涨了30%-40%。盒马鲜生小程序也显示,来自泰国的新鲜椰青在今年2月也卖到16.9元/个的高价。

根据大小不同,一个新鲜椰青平均能开出300ml椰子水,1L椰子水大约需要3个椰子。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某椰子水品牌的相关负责人称,按照三个椰子可做一升椰子水的比例,结合进口椰子价格,每升椰子水的成本价至少在7元—8元左右。按此计算,零售终端的椰子水普遍价格仅高出1元-3元。

有椰子水能喝出“糖精味”

还有小企业碰瓷品牌被约谈

低价“100%椰子水”,不禁让消费者产生怀疑。

在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称椰子水喝出“糖精味”,甜度比普通椰青高很多,还有消费者称喝出“玉米须味”“淀粉味”,充满“科技与狠活”。另外,部分椰子水产品保质期长达1年,也引发消费者质疑。

李勇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在选品时发现很多小品牌椰子水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是质量不过关,拧开瓶盖喝第一口就有股“塑料味”。他说,虽然各种产品的配料都只有“椰子水”,但其中差别很大,有些加工边角料得来的椰子水本身品质就不好,如果塑料瓶和运输再做不好,味道就会更差。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市场上还有一些椰子水品牌“碰瓷”知名品牌。

例如国产“TF椰子水”和泰国“IF椰子水”在包装上极其相似,但在口感、配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据九派新闻报道,“TF椰子水”制造商称监管部门已对其约谈,并要求整改,厂方承诺在5月1日前彻底清除市场存量产品。

目前,“100%椰子水”是商家最基本的宣传口号。不过,号称配料表干净的“100%椰子水”并不一定是真的“100%”。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告诉红星资本局,椰子水的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NFC(非浓缩还原),将椰子榨汁后瞬间杀菌直接灌装,这能最大程度保留原始风味和营养成分,但需要冷链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是浓缩还原,即先在国外把椰子加工成浓缩汁,运输到国内后再兑水复原,此种方式成本较低、保质期长,但口感不如NFC产品。

杨怀玉指出,随着大量企业进入市场,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甚至以次充好。杨怀玉说,一些品牌虽然号称“100%椰子水”,但是实际添加了水、糖、香精等成分,而椰子水本身就含有天然糖,加入一定的果糖不仅难以品尝出来,也难以检测。

“从制造成本来讲,低价椰子水肯定有擦边或滥竽充数的嫌疑,大部分椰子水的口感是通过糖或添加剂来实现。”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红星资本局,虽然在饮料中加入添加剂是比较常见的生产工艺,但从营养健康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取决于食材原料的新鲜度和产地。

而一些商家在原料产地上也作假。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标注泰国进口椰子水采用的原料并非来自单一产地,而是采用了印尼、越南等较便宜产地的椰子,甚至将原本可能作为废料的椰子利用起来。

行业标准缺失

专家呼吁出台相关规范

杨怀玉告诉红星资本局,除了市场竞争因素外,部分消费者对椰子水的认知有限,难以辨别产品的真实品质,导致椰子水市场乱象频出。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则提到,椰子水市场进入门槛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创新力不足,导致市场上椰子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林岳则指出,在椰子行业,目前国家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规范,对产地、含量、配比、成分、添加剂等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椰子水产品,质量也无从考究。

据了解,目前部分果汁产品执行GB/T 3112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作为参考标准,但该标准主要针对果汁类产品,其指标对果蔬汁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糖度等理化指标有明确要求,对椰子水的理化指标(如钾、钠含量)和加工工艺的适用性有限。

林岳表示,椰子水赛道近年来发展迅猛,急需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出台,对椰子原料加工、产地、保鲜及储存、成分配比、添加剂等有相应的规定,这是行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杨怀玉则称,相关部门需加大对椰子水市场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袁帅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关注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配料表等信息,并尽量避免购买价格异常低廉或口感异常的产品。袁帅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整个椰子水市场有望进入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杨怀玉则指出,未来高品质、天然无添加的椰子水将成为市场主流,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在政策监管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小,行业资源将向头部企业集中,形成更具规模效应的竞争格局。

●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suggestions.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e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investment, trading, operation and other acts accordingly shall be borne by oneself.

● All works marked "Source: 铭炭网" on this website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We reserves the right to pursu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violators according to law.

● The content provided free of charge by this website indicates the source other than 铭炭网,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videos, etc., generally from other public channels,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o delete. Their public display on our website i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more information with the industry, no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or to achieve commercial interests. If other media, websites or individuals use the aforementioned content, they must indicate the original source and provenance of the work, and bear their own legal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