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多孔炭与活性炭技术革新

东方网
04/27/2025
Read count:3921
Reading font Large Middle Small

在碳材料领域,有一家企业默默耕耘二十载,实现了从竹木废料到 “黑金” 材料的华丽转身,它就是鑫森炭业。作为国家高兴技术企业、国家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鑫森炭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手握 120余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达 近50项),涵盖了孔径调控、表面改性、深度提纯等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技术制胜: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蜕变

成立20多年来,鑫森炭业致力于高性能多孔炭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1年首创农药化工合成用炭基催化剂,在行业初露锋芒;2019年,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成为国产丰田汽车用活性炭的唯一供应商;2022年,公司推出的高性能蜂窝活性炭,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董事长林鹏先生曾表示:“我们始终坚持追求极致,不断创新。” 鑫森炭业以对技术的执着,精准到每1纳米的精度革新,重塑了行业标准。

孔径调控技术:综合不同活化工艺的技术特性,通过多重组合的方式,对不同活化工艺之间的孔径调控技术实现优劣互补,扬长避短,实现微观范畴内多孔炭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在可控范围的精准调控。

表面修饰工艺:运用先进的化学键合与掺杂技术,实现在炭骨架表面上精准的“种草”,可实现不同种类的杂原子的掺杂,以及不同种类官能团的修饰,改善表面化学特性,提升多孔炭材料在催化方面、表面极性调控等应用领域的技术特性。

深度纯化工艺:运用多种成熟的提纯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可实现对多孔炭材料的深度脱灰,大幅度提升多孔炭材料的纯度,最高可达99.9%。

产能爬坡:25000吨高性能多孔炭材料开工建设

2024年8月,鑫森炭业全资子公司江西省三林炭材料有限公司迎来重要里程碑——新增25000吨高性能多孔炭材料生产基地正式奠基开工。          

产学研融合:为创新提供动力

鑫森炭业深刻认识到理论和基础研发创新的重要性,积极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多所顶尖科研院校、机构深度合作,构建了 “基础研究 - 技术转化 - 产业应用” 的高效创新闭环。

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研发的竹木质颗粒活性炭技术,荣获 2022 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卓著。

鑫森炭业携手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 “面向灌流器等血液净化的医用活性炭的制备及产业化” STS 项目,攻克医用活性炭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

鑫森炭业参与的 “生物基先进碳材料创制技术开发” 项目,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鑫森炭业与华侨大学等联合申报的“木竹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荣获2023年福建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累计孵化出 7 项核心技术,广泛覆盖 VOCs 治理、超级电容活性炭等前沿领域,持续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

2024年,鑫森炭业的新型二氧化碳吸附碳分子筛正式投产。

2025年,石墨化多孔碳材料产品开始批量进入市场,并获得客户的认可,实现对客户持续交付。

●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suggestions.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e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investment, trading, operation and other acts accordingly shall be borne by oneself.

● All works marked "Source: 铭炭网" on this website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We reserves the right to pursu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violators according to law.

● The content provided free of charge by this website indicates the source other than 铭炭网,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videos, etc., generally from other public channels,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o delete. Their public display on our website i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more information with the industry, no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or to achieve commercial interests. If other media, websites or individuals use the aforementioned content, they must indicate the original source and provenance of the work, and bear their own legal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