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微生物学会发布《杏酒》团体标准,这一举措为新疆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疆作为我国杏种植的重要区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其丰富的杏品种,如库车小白杏、叶城黑叶杏、和田胡安娜杏等,果实品质优异,果肉细软或坚韧,果味酸甜可口,为各类食品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
新疆杏可加工成多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杏干是较为常见的加工产品,像库尔勒的小白杏开口杏核杏干、岳普湖的冻干杏子脆、泽普的蒸晒杏等各具特色。制作杏干时,一般先挑选果型大、肉厚、离核、味甜的成熟果实,经清洗、切分(全果带核杏干无需切分),再通过自然晾晒或人工烘干的方式脱水,干燥率约为5:1,最后回软、分级包装。阿瓦提县阿依巴格镇的芒果杏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引进烘干机,加速了芒果杏干的生产进程,计划量产20余吨,还打算引入杏仁加工设备,进一步拓展产业链。
杏酱也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例如英吉沙杏酱。制作杏酱时,需将新鲜杏子洗净、去核,加入适量糖和水,经熬煮、搅拌、浓缩等工序制成。其过程需精准控制温度与时间,以保留杏子的风味和营养。新疆生产的杏酱畅销美国、俄罗斯、西班牙、瑞士等市场,供不应求。
在罐头加工方面,鲜杏制成罐头能延长保存期限、拓宽销售范围。不过,去核是关键环节。以往去核机自动化水平低,需人工摆放调整杏果姿态,效率低下,制约了规模化加工。如今,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特色林果装备工程技术学科团队历时三年,成功研发鲜杏定向去核装置及自适应随机姿态调整系统,通过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动态检测杏果和果脐位置,实现鲜杏高准确率和低损失率去核加工,为罐头等深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杏还可加工成果汁、杏仁露、杏仁酪等饮品。榨汁时,需经过清洗、去核、破碎、榨汁、过滤、杀菌等步骤,得到的杏汁保留了杏子的天然风味与营养成分。杏仁露则以杏仁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调配、杀菌等工序制成,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杏子研究所团队针对当地赛买提杏存在的问题,优化加工工艺,推出一系列低糖的杏加工产品,丰富了市场上杏制品的种类。
在食品机械的助力下,新疆杏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除了上述的鲜杏去核设备,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还研发了6PX-500型杏核(巴旦木)破壳机和6FKR-500型杏核(巴旦木)壳仁分选机。破壳机通过专门设计的螺旋纹路挤压差速对辊破壳,整仁率高,设备效率是人工的100-200倍;壳仁分选机则通过振动、风选实现壳仁分离,分选效果好,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以上,解决了人工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为杏仁深加工及杏壳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
《杏酒》团体标准的发布,为杏酒生产提供了规范,有助于提升杏酒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挖掘杏的经济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食品机械的不断升级以及市场的深度拓展,新疆杏产业有望在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实现更大突破,将小杏子打造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