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变商机 环保领域上市公司释放发展潜能 |涉及活性炭再生

中国经济网
02/17/2025
Read count:17364
Reading font Large Middle Small

     危险废物的处置往往存在区域限制,导致危险废物处置存在产能分配不均衡,无法被充分利用,影响行业良性发展。我国在环境领域的治理已经取得显著成绩,比如污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领域,都在去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平稳治理,但危险废物处置仍是老大难问题。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危险废物填埋处置提出要求,明确了2026年、2027年、2030年三个优化危险废物治理的时间节点。

  业内人士认为,《指导意见》放宽危险废物跨省份运输限制,这为涉及危险废物处置业务的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调配灵活性。同时,《指导意见》强调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激励相关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创新优势,攻克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难题,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产品和技术。

  明确重要时间节点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根据规划,未来,实施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覆盖的单位范围不断扩大,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占比不断降低。

  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对记者表示,《指导意见》提出明确的时间节点,使得各省份落实政策目标更为明确;提出推行“网格化”收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收集单位为小微企业提供规范环境管理和信息化服务。

  “很多小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活性炭,这些活性炭质量良莠不齐,使用后的废活性炭成为环境污染物的容器,而企业处置废活性炭会产生较高的成本。”邵焜琨表示,目前在江苏、广东等省份试点开展废活性炭收集再利用。《指导意见》提到,支持建设重点区域废活性炭再生中心,促进治理大气污染的废活性炭循环利用,降低治理成本。

  《指导意见》鼓励放宽危险废物跨省份运输与处置的限制,优化处置产能的区域配置。

  “以前危险废物跨省份转移的审批流程较为复杂。《指导意见》对这一情况作出新的解释并规范了合规流程。”邵焜琨对记者表示。

  《指导意见》提到,鼓励开展区域合作的省份简化危险废物跨省份转移审批程序,提高危险废物转移效率;推动健全完善省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省域间协同合作、特殊类别全国统筹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体系,保障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基本盘,促进区域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青山研究院执行院长权林对记者表示,危险废物的处置往往存在区域限制,导致危险废物处置存在产能分配不均衡,无法被充分利用,影响行业良性发展。“我国在环境领域的治理已经取得显著成绩,比如污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领域,都在去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平稳治理,但危险废物处置仍是老大难问题。”

  推动信息化监管

  《指导意见》提到,采用多项新兴技术手段参与危险废物的处置与风险防控。例如,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紧盯产生、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二维码全过程跟踪信息化管理,2025年长三角区域相关省份和有条件的省份要率先实现这一目标;推广智慧填埋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填埋全过程追溯定位和渗漏风险实时监测预警等。

  信息化监管的升级意味着,未来企业产生的每一批危险废物,从产生的源头到运输途中的轨迹,再到最终的处置环节,都将被纳入信息化系统的严格监控之下。通过信息化手段,危险废物的流转将变得透明可追溯。

  恒基达鑫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积极布局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业务机会,努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工作,生产运营中应用自动化及信息化控制系统,统一管理珠海及扬州的液体石化产品。

  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金现代,利用信息化软件技术帮助企业进行危险废物管理。邵焜琨表示,企业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提升危险废物处置的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危险废物管理将为数字化服务企业带来市场机会。“未来,相信AI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的管理效率,同时提升监管水平。”邵焜琨说。

  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表示,在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方面,全国已有70余万家企业纳入信息系统管理,较2018年启动系统使用时增加近15倍;全面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2023年全国电子转移联单近700万份。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对危险废物产生量很小的企业,将其产生的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至收集单位进行管理。全国累计已有1000余家收集试点单位,服务了近30万家小微企业。

  实现资源化利用

  《指导意见》提到,大力推动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每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产生总量和贮存消减量之和的比值)稳中有降,促进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鼓励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金精矿氰化尾渣、废盐等低价值危险废物无害化预处理后综合利用,防止长期大量堆存。

  “以前人们总是谈‘危’色变,认为危险废物处置风险大,不敢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探索。现在随着资源再利用的技术创新增多,各地可以适度放宽限制,探索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邵焜琨说,同时碳交易市场可以使资源化利用后产生的碳减排量获得回报,帮助企业形成商业闭环。

  一些涉及危化品的上市公司开始积极探索绿色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合成工艺和催化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排放,提高产品的绿色性能。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原本视为废弃物的危化品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例如,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方面,中国天楹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后产生的飞灰与添加剂混合,经过1300℃-1500℃的高温熔融,彻底摧毁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最后形成的玻璃体可以资源化利用,作为建筑骨料,用于沥青道路建设。

  上海环境将下属垃圾焚烧厂项目未来签发的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质押物,获得了浦发银行提供的融资。

  从长期来看,《指导意见》为环保领域上市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转型契机。企业通过创新驱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转型,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业内人士认为,《指导意见》将推动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进行整合与升级。

  来源:中国证券报

 

●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suggestions.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e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investment, trading, operation and other acts accordingly shall be borne by oneself.

● All works marked "Source: 铭炭网" on this website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We reserves the right to pursu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violators according to law.

● The content provided free of charge by this website indicates the source other than 铭炭网,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videos, etc., generally from other public channels,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o delete. Their public display on our website i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more information with the industry, no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or to achieve commercial interests. If other media, websites or individuals use the aforementioned content, they must indicate the original source and provenance of the work, and bear their own legal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