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太快,难掩产业之殇
虽然椰树集团的前身国营海口罐头厂在1956年就已经成立了,但椰子作为顶流存在不过近几年的历史。行业快速膨胀背后,追不上的产业基础建设也面临着种种隐忧。
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料供不应求。单瑞幸2024年平均每天就要消耗约50万颗毛椰子,全市场40亿颗年需求量则几乎吸干了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全球主要产区的椰子产能,今年,海关总署有条件地放开了印尼椰子的进口。
供不应求,椰子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就难以避免。用越南龙头出口商Vina T&T首席执行官Nguyen Dinh Tung的话说:“椰子价格长得比黄金还快。”根据5月媒体报道,受到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影响,椰子供应大减,越南、菲律宾和泰国的椰子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目前泰国零售市场椰子每公斤售价2.9美元(约21元),菲律宾则高达4.28美元(约31元),主要产区椰子价格同比上涨了50%-100%。
为应对原料危机,今年3月,瑞幸干脆携手合作伙伴,与印尼邦盖群岛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将邦盖群岛作为生椰拿铁主要原料椰浆的专属优质原产地,并命名为“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Luckin Exclusive Coconut Island)”,宣布计划未来5年在该地采购约100万吨符合相关标准的椰子原料。
相比起来,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的缺失可能比原料短缺更致命。
傅志峰 (mtfzf)
05-26 12:54